知人善任,方可人尽其才。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的最终目的,是把人才用起来,让人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为襄阳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要想用好人才,建立完善人才工作制度尤为重要。市委人才工作会议指出,要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将政府的“放”与“管”和用人主体的“接”与“用”结合起来,让更多的“千里马”在襄阳自由驰骋。
人才评价机制要更灵活。用人首先要识人。何为人才?论文、职称、学历、奖项未必是全面准确的评价标准。近年来,武汉东湖高新区首创试行人才注册制、积分制,针对不同层次、类别人才,通过数据比对、人才画像等手段,分类建立人才测评模型。这种人才评价机制就值得借鉴。我们一定要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持续推进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改革,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促进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人才引进机制要更精准。大力发展襄阳都市圈,需要人才荟萃。我们一定要想清楚:什么样的人才是襄阳需要的,是适合襄阳建设发展的。比如,汽车产业是襄阳的主导产业,正面临着加快转型升级的机遇和挑战,该产业的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就应该是重点引进的。要做好人才引用的分层分类工作,用好隆中人才支持计划和“智汇襄阳”计划,坚持招商与招才并举,深入高校、科研院所,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招引人才,让人才与襄阳的发展精准匹配、无缝衔接。
人才激励机制要更实在。用才的前提是爱才、护才,激励人才是重中之重。对人才必须拿出真金白银的支持,引导鼓励用人单位创新机制体制,推出诸如年薪制、分红制等多种措施,对高端人才及时给予贡献奖励。除了物质奖励,还要畅通人才晋升渠道,让人才的地位、影响力、话语权与才华匹配、与贡献匹配,获得满满的荣誉感、获得感、满足感。
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优势,需要推动人才工作向基层延伸,让各行各业的人才都能在城市建设发展的第一线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我们不仅需要高端的科研人才,也需要大量的实用人才和技术工人。先进制造业,需要技术娴熟的“蓝领”;乡村振兴,需要深耕农村的“三农”专家;基层治理,掌握网络、档案、宣传技能的工作者可以更好地服务群众。这些在基层一线默默耕耘的劳动者,都是人才,都需要我们更好地用起来。因此,完善用人制度一定要着眼基层、着眼实际,搭建多样化的用人平台,营造“百花齐放”的用人新格局。